胼手胝足
胼手胝足 (胼手胝足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pián shǒu zhī zú,胼手胝足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pián shǒu zhī zú
怎么讀
注音ㄆ一ㄢˊ ㄕㄡˇ ㄓ ㄗㄨˊˊ
出處宋 朱熹《九江彭蠡辨》:“凡禹之所為,過門不入,胼手胝足,而不以為病者,為欲大濟天下昏墊之足,以衣且食而遂其生耶!”
例子僑胞的金錢不是容易得到的,是由于他們終年胼手胝足,千辛萬苦,省吃儉用,積蓄起來的。(鄒韜奮《抗戰以來 熱烈愛國的千萬僑胞》)
正音“胝”,不能讀作“dǐ”;“胼”,不能讀作“bīng”。
用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用于書面語。
辨析胼手胝足與“摩頂放踵”有別:“摩頂放踵”重于形容不辭勞苦的精神;胼手胝足側重于形容長期的艱苦勞動。
近義詞摩頂放踵、胼胝手足
英語hard working(toil and moil)
※ 成語胼手胝足的拼音、胼手胝足怎么讀由忙推網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 與(胼手胝足)相關的成語及拼音:
重整旗鼓 | 重:重戰;整:整頓;整治;旗鼓:古代作戰時用來發號令的旌旗和戰鼓;用以代表軍事力量。比喻失敗或受挫后;重新整頓組織力量;準備再干。也作“重振旗鼓”。 |
一時一刻 | 指非常短暫的時間。 |
誅求無度 |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存而不議 | 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
鋪天蓋地 | 鋪:把東西散開;蓋:籠罩;遮蔽。遮住天;蓋住地。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來勢猛烈。也作“遮天蓋地”。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風急浪高 | 形容風浪很大。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遺世絕俗 | 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忙不擇價 |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細水長流 | 細:微小。比喻節約使用財物;使經常不缺用。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忠果正直 | 忠誠果斷,持正剛直。 |
強人所難 | 強:勉強。勉強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
死胡同 | 指只有一個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絕境、絕路。 |
寒木春華 | 寒木不凋,春華吐艷。比喻各具特色。 |
最近成語拼音查詢:
更多成語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