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立
詞語解釋
鼎立[ dǐng lì ]
⒈ ?三方對立。語出《漢書·蒯通傳》:“方今為足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勢莫敢先動。”三者并立。堅強挺立。
引證解釋
⒈ ?三方對立。
引語出《漢書·蒯通傳》:“方今為足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勢莫敢先動。”
《三國志·吳志·陸凱傳》:“近者 漢 之衰末,三家鼎立, 曹 失綱紀, 晉 有其政。”
宋 葉適 《紀綱一》:“然邊方鼎立,彼此窺伺,一有蹉跌,而禍敗隨之。”
⒉ ?三者并立。
引宋 蘇軾 《見子由與孔常父唱和詩輒次其韻》:“自君兄弟還,鼎立知有補。”
施元之 題注:“常父 與兄 經父,弟 毅父 皆以文聲起, 江 右鼎立, 元祐 時號三 孔。”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劫灰錄李定國事》:“鼎立 何 瞿 堪合傳,平心未取薄黃巾。”
⒊ ?堅強挺立。
引清 劉大櫆 《贈張絅儒序》:“當其伐之於石,而敷之於紙,常者鼎立,怪者龍興,高者佶然以生,而下者魚然以適。”
國語辭典
鼎立[ dǐng lì ]
⒈ ?三方如鼎足般對立。
引《三國志·卷六一·吳書·陸凱傳》:「近者漢之衰末,三家鼎立,曹失綱紀,晉有其政。」
近鼎峙
反獨峙
英語lit. to stand 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or balance of forces
法語(lit.)? se tenir comme les trois pieds d'un trépied, confrontation tripartite ou équilibre des forces
最近近義詞查詢:
賢達的近義詞(xián dá)
選擇的近義詞(xuǎn zé)
如期的近義詞(rú qī)
眼光的近義詞(yǎn guāng)
整個的近義詞(zhěng gè)
藏匿的近義詞(cáng nì)
積累的近義詞(jī lěi)
頭頭是道的近義詞(tóu tóu shì dào)
生平的近義詞(shēng píng)
變節的近義詞(biàn jié)
傻里傻氣的近義詞(shǎ lǐ shǎ qì)
警覺的近義詞(jǐng jué)
不同的近義詞(bù tóng)
應用的近義詞(yìng yòng)
性命的近義詞(xìng mìng)
演奏的近義詞(yǎn zòu)
記憶的近義詞(jì yì)
宣布的近義詞(xuān bù)
那邊的近義詞(nà biān)
征戰的近義詞(zhēng zhàn)
安身的近義詞(ān shēn)
似乎的近義詞(sì hū)
只有的近義詞(zhǐ yǒu)
隱約的近義詞(yǐn yuē)
那個的近義詞(nà gè)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