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éng qié
注音ㄌㄥˊ ㄑ一ㄝˊ
⒈ ?亦作“楞迦”。
⒉ ?山名。梵文Lank?音譯。在古師子國(今斯里蘭卡)境。相傳佛在此山說經。
⒊ ?指《楞伽經》。梵名。有四種漢文譯本,今存三種。此經提出五法、三性、八識等大乘教義,后人在詩文中常有征引。
⒈ ?亦作“楞迦”。
⒉ ?山名。梵文音譯。在古 師子國 (今 斯里蘭卡 )境。相傳佛在此山說經。
引宋 王安石 《化城閣》詩:“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漢上。”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若非圓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頂人。”
⒊ ?指《楞伽經》。梵名。有四種漢文譯本,今存三種。此經提出五法、三性、八識等大乘教義,后人在詩文中常有征引。
引唐 韋應物 《寄恒璨》詩:“今日郡齋閒,思問《楞伽》字。”
明 高啟 《楞伽寺》詩:“《楞伽》義未曉,塵累方自恥。”
清 姚鼐 《法源寺》詩:“欲偕投紱老,終日問《楞迦》。”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法相名為《瑜伽師地》,雖與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師有幾’之文。此則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
1.趙辰一人在地上痛的翻來覆去,背楞伽經的經文也是于事無補。
2.歐陽克說服西毒歐陽鋒帶他前往中原,所為的自然不是到少林燒香拜佛了,其目的不言而喻,當然是為了少林【楞伽經】夾層之中的絕頂武學【九陽真經】。
3.放下《楞伽經》,羅凡又繼續翻閱了一陣其他經書,才向覺遠道別,臨別時,覺遠有些意味深長地看了羅凡一眼,看得羅凡心中極為忐忑,不過還好,最終羅凡順利離開。
4.由山下登楞伽臺,需經三重樓閣,每進一層,疑無上處,洞門一開,豁然有機可登的,迂回曲折,上下錯落,往往令游客迷其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