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已

詞語解釋
得已[ de yǐ ]
⒈ ?謂得以了結(jié)。
⒉ ?謂出于自己的意愿。
引證解釋
⒈ ?謂得以了結(jié)。
引《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項(xiàng)梁 嘗有 櫟陽 逮,乃請 蘄 獄掾 曹咎 書抵 櫟陽 獄掾 司馬欣,以故事得已。”
⒉ ?謂出于自己的意愿。
引唐 王昌齡 《箜篌引》:“何用 班超 定遠(yuǎn)侯,史臣書之得已不?”
宋 曾鞏 《上歐陽舍人書》:“今者欲奉親數(shù)千里而歸先生,會(huì)須就州學(xué),欲入太學(xué),則日已迫,遂棄而不顧,則望以充父母養(yǎng)者,無所勉從,此豈得已哉?”
《元典章·兵部一·逃亡》:“隨路民戶,或困於公役,或逼於私債,逃竄失業(yè),諒非得已?!?/span>
分字解釋
※ "得已"的意思解釋、得已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我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進(jìn)行了自衛(wèi)反擊。
2.酒坊被亂軍焚毀,他不得已率家眷東游至貴州省黃平縣朗洞鄉(xiāng)安家落戶,以務(wù)農(nóng)為業(yè)。
3.嘴底下的一簇絡(luò)腮胡,長得已有一二分厚,遠(yuǎn)看,他的下巴像一個(gè)倒掛在那里的黑漆小木魚。
4.Tomas在媒體上的拋頭露面同樣迫不得已,他和幾個(gè)病友幾乎被逼迫得無處容身。
5.張梁左思右想,實(shí)無善策,不得已問道。
6.我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進(jìn)行了自衛(wèi)反擊。
7.據(jù)我自己的經(jīng)驗(yàn),幾乎沒有遇見過一個(gè)喜歡遠(yuǎn)行的現(xiàn)代流浪者是偏激、固執(zhí)、陰郁、好斗的。反之,那些滿口道義、鄙視世情的書齋文人如果不得已參加某種集體旅行,大多連誰推扛行李、誰先用餐、誰該付款等瑣碎問題也無法過關(guān)。
8.無論哪一種選擇都是不利的局面,不得已而求其次,山十三寧可被追殺,也不愿被人惦記著。
9.一百零一、我立在窗邊觀賞雨景。雨飄飄灑灑打在窗戶上、涼篷上、地上。對面不遠(yuǎn)處的青山綠樹,透過窗戶,看得已不是很清楚了。打開窗戶,舒一口氣,一陣陣清新涼爽的空氣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10.笑了,笑得已有些勉強(qiáng),舉手摘下了頭上的黃金冠,金冠上鑲著十八塊蒼翠欲滴的碧玉。
相關(guān)詞語
- yíng dé贏得
- huò dé獲得
- qiú rén dé rén求仁得仁
- yù de欲得
- dé tǐ得體
- bù dé不得
- dé yì yáng yáng得意揚(yáng)揚(yáng)
- dé yī得一
- dé bù得不
- yǐ jīng已經(jīng)
- dé zhǔ得主
- suàn de算得
- dǒng de懂得
- bù yóu de不由得
- yǐn dé引得
- qǔ de取得
- jué de覺得
- yǒu yī dé yī有一得一
- dé yǐ得以
- nán dé難得
- zǒng děi總得
- dé lì得力
- dé èr得二
- yǐ bù已不
- jì de記得
- dé yì yáng yáng得意洋洋
- dé shī得失
- dé dào得到
- shuō de說得
- dé chū得出
- bú huì de不會(huì)得
- yáng yáng dé yì洋洋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