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án jīng
注音ㄌ一ㄢˊ ㄐ一ㄥ
繁體簾旌
⒈ ?簾端所綴之布帛。亦泛指簾幕。
⒈ ?簾端所綴之布帛。亦泛指簾幕。
引唐 白居易 《舊房》詩:“牀帷半故簾旌斷,仍是初寒欲夜時。”
唐 李商隱 《正月崇讓宅》詩:“蝙拂簾旌終展轉(zhuǎn),鼠翻牕網(wǎng)小驚猜。”
馮浩 箋注:“簾旌,簾端施帛也。”
元 張可久 《天凈沙·清明日郊行》曲:“碧桃花下簾旌,緑楊影里旗亭。”
清 龔自珍 《菩薩鬘》詞:“行云欲度簾旌去,啼花恨草無重數(shù)。”
1.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fēng)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