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ì fèn
注音一ˋ ㄈㄣˋ
繁體義憤
⒈ ?基于正義公理激發的憤怒或對非正義的事情引起的憤慨。
例滿腔義憤。
英righteous indignation;
⒈ ?被違反正義的事情所激發的憤怒。
引《后漢書·逸民傳序》:“漢 室中微, 王莽 篡位,士之藴藉義憤甚矣。”
清 龍啟瑞 《粵西團練輯略序》:“威令之迫於上者鮮效,義憤之激於民者有功。”
毛澤東 《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雖然對于這些壞人壞事有一些了解,但熟視無睹,不引起義憤。”
⒈ ?出于正義的憤怒。
引《紅樓夢·第六〇回》:「四人終是小孩子心性,只顧他們情分上義憤,便不顧別的。」
近憤怒 氣憤
1., 對于歹徒殘暴的行徑,每個人都義憤填膺,咬牙切齒。
2.郭威和眾多將領是激于義憤前來清君側的,本意就是除掉挾持天子擅殺大臣的幾個佞幸,結果奸黨走投無路之余居然還弒君,真是罪大惡極啊……
3., 面對敵人屠殺劉胡蘭的暴行,鄉親們個個悲痛欲絕,人人義憤填膺。
4., 時間可以磨損歷史風鈴的表面,卻不能改變它的音色,就算是千年之后的我,提筆書寫依舊是義憤填膺,感慨萬多。
5., 你的義憤填膺我們都準確地看到了。
6., 這一天不僅將以人民遭受劫難的日子永世受到悼念,而且將以文明世界義憤填膺,決心奮起行動的日子載入史冊。
7.當割讓*彎的消息傳來,*彎人民奔走相告,義憤填膺。
8., 周圍的人開始見日本人又欺負中國人,本來都是義憤填膺,后來見惠三也是說日語的,又看看他身邊的幾個女孩子,無不搖頭。
9., 眼前的,是一群義憤填膺的半羊人,這些矮小的半獸人,以嘴碎和狡猾聞名,此時,它們面頰飽含淚水,神情憤慨,像是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10., 不久,南京第八師等部下級軍官及士兵重新舉起討袁的大旗,於8月11日宣布恢復獨立,士兵們義憤填膺,人自為戰,與重兵云集的北洋軍展開了頑犟的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