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揖盜的成語故事

拼音kāi mén yī dào
基本解釋揖:打拱;表示歡迎。開門請強盜進來。比喻引進壞人;招來禍患。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權傳》:“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p>
公元221年,吳郡太守許貢因見孫策在江東的勢力日大,便寫信給漢獻帝,請求將孫策調走。不料,信被截獲,許貢被殺。許貢的三個門客,決心為許貢報仇。他們利用孫策打獵的機會,用箭射傷了他。 從打獵場回來,孫策傷勢加重,臨死之前他把長史張昭和弟弟孫權找來,囑托后事,將印綬授給孫權。 孫策死后,孫權十分傷心,悲痛不止。張昭勸他說:“現(xiàn)今奸邪作亂,互相爭奪,豺狼當?shù)?,如果只顧悲哀,而不去考慮大事,這就好像開著門請強盜進來一樣,豈不自招禍患。” 聽了張昭的勸說,孫權止住悲傷。張昭請孫權換上衣服,扶他上馬視察軍隊。東吳有了新主,人心穩(wěn)定。后來與蜀、魏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開門揖盜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開門揖盜)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雙鳧一雁 | |
風言影語 |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致趙秋舲書》:“猥以春來王粲之不歸,論傳海外東坡之憶死,風言影語,莫識來因,一介鯫生,何忌何惜!” |
手下留情 | 《庚子風云》:“在這幾個當口,趙三多明明可以乘虛而入,將王成德?lián)舻?,他卻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讓過了?!?/td> |
撥云見日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見了爺爺,就是撥云見日,昏鏡重磨?!?/td> |
大名鼎鼎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24回:“你一到京打聽人家,像他這樣大名鼎鼎,還怕有不曉得的?!?/td>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
丑聲遠播 | 《宋書·盧陵孝獻王義真?zhèn)鳌罚骸跋剃栔幔舐曔h播?!?/td> |
顧后瞻前 | 《封神演義》第五三回:“你往我來,遭著兵刃命隨傾;顧后瞻前,錯了心神身不保。”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口,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td> |
趕盡殺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黃天祿上馬,提槍出營,見余化曰:‘匹夫趕盡殺絕,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