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骨峭峻的成語故事

拼音fēng gǔ qiào jùn
基本解釋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氣,剛直不阿。也比喻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
出處唐·韓愈《感春》詩:“孔丞別我適臨汝,風骨峭峻遺塵埃。”
暫未找到成語風骨峭峻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風骨峭峻)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三十而立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 |
滿滿當當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3回:“原來銀包不大,止那七兩多銀子已是包得滿滿當當的了,那里又包得這十兩銀子去?” |
所作所為 | 明 李贄《答周西巖書》:“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皆是誰主張乎?” |
靡所底止 | 《詩經·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靡所底止。” |
患難與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
物腐蟲生 | 宋 蘇軾《范增論》:“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
肝膽過人 | |
源源不斷 | 《孟子 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
流離顛沛 | 宋 洪邁《容齋續筆 杜老不忘君》:“前輩謂杜少陵當流離顛沛之際,一飯未嘗忘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