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衷共濟(jì)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言同心協(xié)力。
出處謝彬《民國政黨史》第四節(jié):“進(jìn)步黨亦感兩黨提攜之必要,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濟(jì)。”
基礎(chǔ)信息
拼音hé zhōng gòng jì
注音ㄏㄜˊ ㄓㄨㄥ ㄍㄨㄥˋ ㄐ一ˋ
繁體合衷共濟(jì)
感情合衷共濟(jì)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比喻同心協(xié)力。
近義詞和衷共濟(jì)
英語work together in complete accor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胡作非為(意思解釋)
- 引鬼上門(意思解釋)
- 顛沛流離(意思解釋)
- 見多識廣(意思解釋)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釋)
- 年少無知(意思解釋)
- 人心歸向(意思解釋)
- 鳳毛麟角(意思解釋)
- 饑腸轆轆(意思解釋)
- 夫唱婦隨(意思解釋)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xiāng)(意思解釋)
- 連珠炮(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風(fēng)虎云龍(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膽大心小(意思解釋)
- 顯親揚名(意思解釋)
- 千真萬確(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合衷共濟(jì)的意思解釋、合衷共濟(jì)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大有可為 |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開拓或發(fā)展有前途。 |
旁若無人 | 旁:旁邊;若;好像。身邊好像沒有人。形容自視高大;態(tài)度傲慢。也形容態(tài)度自然、鎮(zhèn)靜自如的樣子。 |
翩翩起舞 | 輕捷飄逸地跳起舞來。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fā)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nèi)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dāng)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投石問路 |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yīng),借以探測情況。后用以比喻進(jìn)行試探。 |
快心滿志 | 見“快心遂意”。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nèi)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常年累月 | 長年累月,形容經(jīng)過的時間很長。 |
氣吞牛斗 | 牛:牽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氣魄很大。 |
死不開口 |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錯落有致 | 致:別致;有情趣;錯落:參差交錯;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古往今來 | 從古代到現(xiàn)在。泛指很長一段時間。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滿面春風(fēng) | 春風(fēng):春天溫暖的風(fēng)。本指春風(fēng)拂面;溫暖宜人。現(xiàn)指心情喜悅;滿臉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diào)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zāi)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家常便飯 | 家中日常飯食。也比喻常見的、平常的事。 |
張徨失措 | 見“張皇失措”。 |
流風(fēng)馀俗 | 遺留的風(fēng)氣、習(xí)俗。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末大必折 | 謂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屬權(quán)重,危及上級。 |
除惡務(wù)本 | 鏟除惡勢力,必須杜絕根本。 |